您好,歡迎來到 i 北方網官方網站!
                                                        • 登陸企業郵局
                                                        • 返回首頁
                                                        • 加入收藏
                                                        • 手機站
                                                        ####.##.##
                                                        i北方網官方賬號
                                                        當前位置:首頁>調查

                                                        醫護降薪潮呼嘯而來,或許才剛剛開始

                                                        來源:原創  發布時間:2023-07-04  瀏覽:6592  字體【 【關閉】
                                                         

                                                        最近,關于醫務人員降薪的話題熱度不減。諸如“醫護降薪潮來了”“集體大降薪!”“臨床降8000,行政降3000”等標題不斷出現在媒體中。

                                                        根據某醫生社群論壇近期發起的非實名投票調查,在2630名用戶參與的網絡調查中,有超過66%的用戶表示所在醫院已經降薪,19%的人薪資與此前持平,還有6%不降反升。

                                                        現在科室的獎金都不如剛上班那時候的獎金了”一位工作了七年的大三甲醫院外科護士向醫脈通說道,“工作量相比以前增加了不少,但收入卻下降,真是感覺越忙越沒錢?!?/span>

                                                        在網上,也有醫護人員發帖稱:我們醫院要降薪30%!病人越來越多,卻還要降薪,真是心寒……辛辛苦苦,到手5、6千……下面也有跟貼的主治醫生表示,降薪后一個月到手三千多。

                                                        工作量增加,薪酬卻下降,這明顯不是一個合理的因果關系,因此,在一片吐槽聲中,醫護降薪問題再度成為熱議話題。

                                                        導致醫護人員工資下降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根據《國家衛生健康委辦公廳關于2020年度全國三級公立醫院績效考核國家監測分析情況的通報》:2020年,全國20個省份醫療盈余為負,占比62.5%,較2019年增加56.25個百分點;753家三級公立醫院醫療盈余為負,占比43.5%,較2019年增加25.89個百分點。
                                                        部分科室有”遇冷“。例如婦幼保健相關科室,近年來我國新生兒數量降低,部分醫院為了保證醫院的收支平衡,就會采取降薪或是裁員的手段。華東地區一家婦幼保健院某科室負責人則坦陳,受出生率低的影響,這一兩年以來,其所在醫院的“產科效益下降幅度很大,醫院想了很多辦法增加婦科和其他科室的項目,但是整體情況還是很緊張”,只有少數部門沒有受影響。
                                                        醫院數量仍在增加。比如河北的省級醫療基建項目從2019年的0個,躍升至2023年的15個;廣西從2019年的19個,躍升至2023年的41個;天津從2019年的16個,躍升至2023年的28個基礎建設起來了,隨之而來的就是要投入各類醫療設備,補充人力資源,這都需要很大的投入。特別是人才引進方面,要有合適的薪酬、還有科研經費等等,倘若醫院本身營收不好,只能“羊毛出在羊身上”。

                                                        目前,已經有部分地區和相應的醫院采取了相應的措施,可是,從很多醫護人員的反應來看,只能說是“杯水車薪”。

                                                        也有人的收入并未有明顯下滑。華北某三級綜合醫院普外科主任醫師就表示,“我們收入跟疫情之前比沒什么變化,春節后我們科室很忙,病人很多,最近的門診都是一再延長?!?
                                                        這個科室是治療某種小眾疾病的,病人來自全國各地。他認為過去三年疫情使得很多患者的就醫需求被抑制,春節后的忙碌也與積壓的“存量”得以釋放有關。
                                                        西南地區某省級三甲醫院的急診與重癥科主任的收入也沒有什么明顯變化。他解釋說,“不管是疫情三年還是平常,我們都是醫院最忙的科室,因為急診和呼吸與危重癥科室是一家醫院的前站,疫情也要沖在第一線,所以大家薪酬都沒有什么變化?!?
                                                        這兩家醫院都是一二線城市的大型醫院。對此,某行業觀察人士指出,大型公立醫院或是一線城市的大三甲,由于醫療水平高,是不愁病人的,疫情放開后人員流動更加方便,患者會比之前更多,這類醫院也對周圍較小規模的醫院產生‘虹吸’效應。
                                                        然而,即便在那些就診量增加的醫院和科室,醫生們也往往正在經歷一種隱蔽的“降薪”——工作量增加了,但收入并沒有隨之上漲。受訪科室主任就表示,因為急診與重癥科室工作繁重、收入不高,過去三年,他們科室流失了10位主力醫生,且一直沒有及時招到合適的人。這些離職人員的工作就都落到了他們頭上,但收入并未因此而增加,工作的性價比進一步降低了。一些醫生通過開“飛刀”、講課、經營副業等方式來填補收入的缺口。
                                                        這里,再回到文章開頭那位護士所說的那句話:“現在科室的獎金都不如剛上班那時候的獎金了”。這是一位工作了七年的護士,而七年后的待遇還趕不上七年前,這明顯不是向前,而是后退,是一種極不合理的現象。

                                                        誠然,醫生和護士肩負著繁重的任務,社會和人民需要他們的付出。但也需要提供與付出相匹配的權益,我們沒有權利“既要馬兒跑又要馬兒不吃草”。如果有其他的可以讓醫生和護士獲得更多權益的方式,我們還是要鼓勵他們“邁出”新的一步的。

                                                        責任編輯:李杰
                                                        關于我們 | 聯系我們 | 廣告報價 | 設為首頁 | 加入收藏
                                                         Copyright © 2016-2020 ibeifang.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技術支持:大旗網絡 
                                                        商務合作:139-4719-0357 蒙ICP備18006029號-1  營業執照  網址:www.superhomard.com 投稿郵箱:szj@ibeifang.com.cn
                                                        版權聲明: i 北方網版權所有,未經授權, 請勿轉載或建立鏡像,違者依法必究。   違法和不良信息 暴恐音視頻舉報 電話:156-0471-1144
                                                        亚洲一级 片内射视正片,先锋影音在线资源,黄色视频在线观看免费网站,爽到无码高潮喷水aV无码网站